五代河山风月 第325章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世界上最早的火枪大概就是宋朝时的突火枪,而机要司们的工匠自然也想到了,火器那么厉害,如果士兵们人手一把缩小的火炮,那岂不是要上天!

第480章 、令人失望的突火枪

腊月,大雪纷飞,隆冬时节,年前史皇帝聚集家人,在上林苑举行了家宴。

这几年没有打仗的老爹又给他添了一个妹妹,一个弟弟,都是去年出生的,连个一个叫史兰,一个叫史林。

原本应该也像他和二妹一样叫史从兰和史从林,不过为了避皇帝的名讳,就直接去了字辈。

席间一大家人都很高兴,不过老爹还是再三表示,他还能打战,想去打云州。

史从云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老爹年纪不小,已经五十多的人了,在这个年代已经非常危险。

二来太上皇去打仗,那还得了,到时候就算有主帅也不敢不听他的,很容易造成上下不分,军令不明,出大乱子的。

到了腊月初七,机要司的工匠在上林苑给史皇帝展示了他们的新发明成果,突火枪。

史皇帝贴心的把那个突字去了,火枪就火枪什么突火枪。

不过史皇帝还是十分激动的,想看看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火枪,还想亲自射一发试试不过机要司的工匠还是再三拒绝,最终改为顾阳来试枪,大概是怕炸膛伤到天子了。

顾阳如今是机要司的重要官员,主要就是负责火炮的改件那一块。

不过试了几枪之后史皇帝有些失望,他也明白为什么机要司的人要给这火枪加个突字,原来这火枪的射程大概也就十几步,再远那弹丸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而且点火发射繁琐,这么近的距离,这么繁琐的点火方式,十几步内人家的长矛大刀早砍到头上来了,很不实用。

史皇帝看了他们的枪管,大约只有一尺半的长度,而且为了方便大造,防止被开火时的高温和高压毁坏,底部用的是铜,铜这种金属可塑性较强,也比铁软,不容易炸膛。

还是金属强度达不到啊,这是冶金工艺方面的问题,史皇帝心想,不过如今是公元十世纪,已经很早了,实际上即便他现在不做,大概两百年左右,宋朝人自己也会研究出来。

只不过那时是个不太好的时间,大致在南宋亡国的最后阶段,宋朝人也没有时间继续研究下去,或将其发展用于战争了。

不过史皇帝有的是时间。

顾阳大概是看出史皇帝的失望,立即叫人重新端上来一副甲胄,是铁制的扎甲,甲片都是秦军的军用规格,只有精锐才能穿戴,随后他们对着甲胄打了两枪,还是在十步之内,弹丸轻松的穿透了厚厚的甲胄。

史从云很高兴,当场便道:“这件事朕可以继续给你们拨钱。”他把弄着手中的突火枪,这东西枪管很短,后面却有一个很长的木把手。

“你们继续研究,可以加长枪管,同时这火线也可以换一换,换成好点的火绳,就像你们给军士们准备的那种点火用的,把麻线在在烈酒里泡几天,又用尿泡过之后那种。”史皇帝兴致勃勃的指点他们。

随后还叫赵侍剑去准备笔墨,他亲自给这些工人画一个他心目中火绳枪的草图,小黄花和林尚宫都怀孕了,原因在史皇帝平日里喜欢辛苦耕耘。

不过史皇帝习惯身边有人跟着,所以就让赵侍剑过来跟着他。

古代的服侍可不是现代人所能想的那种服侍,什么倒屎倒尿,甚至吐口痰都要有人照顾,有些还搞什么“美人盂”。

不过史皇帝对这些东西十分十分反感,相比之下他以前在史府对赵侍剑的剥削都算得上温柔了。

而且现在赵侍剑身边还随时带着好几个帮手。

随着史皇帝画出草图,几个工匠都凑过脑袋来观看。

史皇帝指点他们,“枪管要加长,枪管太短打得不准,也打得不远。

弹丸最好用铅,也就是黄丹,不过这东西有毒,你们别拿来吃啊,铅这玩意容易变形,又重,作为弹丸用威力足够,还能在塞进去的时候轻易变形塞满钱管子,增加气密性.......也就是不漏气.......”

史皇帝在上林苑跟他们讲了一大堆,赵侍剑在旁边记下来,工匠们也在认真的记录着。

“这是国家大事,你们要集思广益,谁还有什么好方法都可以跟朕说,以后这东西就叫火枪,要全力研发,钱朕可以给你们,不要让我失望。”史从云最后拍了拍顾阳的肩膀。

他立即站直身体,虽然史皇帝喜欢用拍肩膀来表示信任,但整个秦国上下没多少人被天子拍过的,在他们机要司来说只有机要使冯继升有此殊荣。

顾阳挺直身体,激动得满脸通红,再三表示绝不辜负圣恩。

.......

腊月,北方来了消息,辽国果然只是纸老虎了,比史皇帝和范质预料中还要纸老虎。

大军北上之日,慕容延钊一路到达幽州城下,十里左右的战线上,他们集结起来的两翼部族军见到秦军直接跑了,导致中间有六个营两千多人来不及撤离被秦军包围,随后毫无抵抗的成了俘虏。

之后,他们全军根本不敢对峙,立即退入幽州城中,萧思温接受了秦军提出的条件。

立即拱手送上今年的牛羊,外加两万头,另用三千匹马,赎回所有战俘。

史从云去范质家里蹭饭的时候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头,他难得的笑了。

不过范质家还真是寒酸,一朝宰相,家里连上好的碗筷都没有,府邸也不大,根本不像是相府,史皇帝又赏赐了他一百万钱。

在他提现之后,老头吃盐巴倒是少了很多。

另一件事则是萧思温亲自写信,请求说让他的大女儿来京城,他的大女儿已经十九岁,还没有出嫁,正是适合生育的时候,他的小女儿只有十五六岁,体弱多病,来南方可能不适应气候。

史皇帝这次没拒绝,直接让赵侍剑帮忙回信,那就让大女儿来吧,反正他只想要一个萧家或耶律家嫡系的女儿而已。

随后大军带着大批的牛羊和马匹开始往南返回。

此事迅速在关北传开,随后从河北到河东,再到中原,江南,乃至岭南,传得遍地都是,神乎其神。

毕竟这件事太过提气,也太能彰显如今秦国地位和天威了,想要反悔些辽国,被秦军兵临城下后吓得大气不敢喘,又送牛羊马匹,又送女儿的,简直笑掉大牙。

对于秦国的军威、人心和士气都有很高的提震。

只有史皇帝和范质明白,他们能做到这样主要是靠四两拨千斤,他们已经察觉出辽国内部的暗流涌动,而萧思温等人似乎在谋划什么政治变局,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根本不敢和秦军真发生正面冲突。

正因如此,史皇帝才下令让慕容延钊等人大摇大摆的北上,威吓辽国。

这步棋现在看来是走对了,虽有冒险,结果却十分值得。

于是这年冬天,从各方向金陵挺近,准备合围南唐首都的秦国四路大军,也吃上了北方送来的羊肉,将士们欢欣鼓舞,士气很高,都磨刀霍霍准备过了年就把李煜给办了,各军请战的人多如牛毛,前线将士们都想早日打进金陵。

甚至有些军队自己上疏,说将士们要求不过年了,改打仗打南唐人一个措手不及。

史皇帝在大梁看了这些奏疏自然高兴,不过他也否决了,江南不比辽国,要是跟辽国打他真的会同意过年过节的时候突袭的战术。

江南就不一样了,他们没实力抵抗,史皇帝也不想把江南打乱,打成一片烂地。

就这样,在过年的几天里,各路大军开始停下攻势,吃着辽国送来的肉,在江南的土地上避寒,过了一个舒坦的年。

不过这只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过了一个好年,吃了肉的秦军个个都蓄势待发。

第481章 、南唐棋局

江南面对北伐大军,并非毫无策略。

在求和无果,不敢北上大梁后,李煜确实害怕了。不过陈乔,张自,徐铉,萧俨等重臣都觉得应该死守江宁,然后求胜,而且历史上也有先例,十几年前后周攻太原,十几万大军兵临城下,围城水泄不通,久攻不下之后被迫撤军。

江宁城高池深,固若金汤,城外还有外秦淮河可以作为一道重要防线,只要死守肯定能复制当年太原城的胜利。

又有陈乔等人的再三保证之后,李煜终于放下一些心来,同时做出安排,由皇甫继勋负责宫城防卫,陈乔主力防务,总理军事。

同时写信走海路北上联络北面的辽国求援,因为身边人说十几年前太原解围还因为辽国派来援军逼迫,周军才被迫撤退。

可是很快,秦军西路军接连突破,当涂等地有秦军强渡的消息接踵而至,令人心颤。

一开始听说他们在当涂对面架桥,朝堂上下无人相信,不少人还取笑秦军是北方来的,不知道大江的深浅和宽度,简直痴人呓语。

当时不少人信誓旦旦的在国主面前说,秦军想搭桥过来注定白费力气,还会费时费力,损耗他们的人力物力,就让他们搭吧,主力该去阻击水路来的扬州方面军队,以及从西面来的陆上西路军。

结果六七天后,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消息传来。秦军居然真的在长江上架起一座桥,他们的部队已经顺桥直接走着渡过大江了,攻下对岸当涂等地,于采石矶附近打败江面守军四个营一千八百多人,并向南纵深攻击,击败了他们在溧水集结,原本准备支援江宁的两万大军,都统李雄被杀。

几番验证之后确认消息确实是真的,所有人都惊骇莫名,甚至有一种

“斗不过天”的恐惧感,私下里议论纷纷,因为连大江上都能建桥横渡,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是秦军做不到的!

不少南唐军官中都有一种消极的气氛在悄然弥漫,都觉得秦军无所不能,简直如同天兵神将,无论如何他们都挡不住秦军.......李煜惊骇之余,不断派人催促在南都的朱令赟集结镇南军,顺江而上,去毁了采石矶附近的浮桥。

如今溧水集结的大军被秦军击破,武昌军、奉化军也被打败,西面只剩下南都附近还有兵力了。

李煜生怕朱令赟不敢动,再三催促。陈乔给他说了厉害渡江的大军肯定直接冲着江宁来了,如果不毁了浮桥,他们源源不断的补给物资和军队可以直接从和州附近渡江,直接运到江宁来。

那可比从江陵,荆州一带运送过来足足缩减了上千里的路程!这样一来,秦军进攻的速度必将大大加快,进攻的势头必将大大变勐,对他们及其不利。

所以他已经接连派了十几个使者,去催促朱令赟立即集结镇南军北上,沿江前进摧毁秦军的浮桥。

一来他很着急,二来他怕半路被秦军拦截。西面只能等着朱令赟的动作,而东面形势也十分危急,吴越没有理会他唇亡齿寒的劝说,依旧出兵。

而秦军水军船只上千,从扬州出发,有要直接进攻润州的意思。润州可是重镇,李煜准备派一个心腹之人去镇守。

李煜思来想去,最终选择派自己最亲密的心腹刘澄前去润州督军,以抗击秦军。

刘澄是他最信任的近臣,他当初还是藩王时就是王府中的官员,他登基国主之后也一直跟随身边,最信任的心腹。

于是他便想让刘澄带他去守润州,只有刘澄去他才放心。当天李煜将这个决定告诉自己的心腹重臣刘澄时,他明显看到对方面色的凝重。

看来他也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李煜感慨:“还是你懂我的心思。”两人深情对视李煜道:“本不该让你离开我,可如今情况紧急,这件事非你不可。”没想到刘澄听这话之后直接哭了,李煜有些诧异。

“陛下如此信任,臣倍感荣幸,生当陨首,死当节草,无论如何都要报答国主得恩情和信任,陛下尽可放心,我在润州,绝不让吴兵和秦兵过润州一步。”刘澄抹泪,信誓旦旦的说。

李煜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他是为这个落泪,更加感动了,两人洒泪道别。

第二天,李煜就听到有传言,刘澄将自家的金银珍宝全装在车上,足足装了十几辆车,全要带着到润州去,还对门生说:“这些都是朝廷前前后后赏赐的,如今国家有难,留此何用?我准备带到前线散尽,犒赏三军以振军心,散尽家财来报效国家。”李煜听说之后,更加感动,也觉得自己这次是选对了人,看来润州局势有救了。

几天后,坏消息传来,东面的江阴附近集结起来的军团数万人,在常州城外,被秦军和吴军两面夹击打败,残军退入城中固守,是坚持不了多久了。

这样一来,吴军和秦军就可以直接进兵润州城下,一旦润州被攻破,他们就能毫无顾虑的直取江宁。

润州是镇海军重镇,江南几大军镇,国都西面是武昌军,奉化军,宁国军。

武昌军、奉化军已经被秦军打败,而宁国军在溧水附近还没集结完毕,就被用浮桥出其不意渡江过来的秦军打败,连都统李雄都战死。

现在就只有南面南都附近的洪州镇南军今南昌附近、饶州安化军今江西鄱阳县和抚州昭武军今日抚州市附近还有兵可用。

而在国都东面,则是江阴军和润州镇海军。如今江阴军已败,只剩下润州的镇守海军,如润州被攻破,则国都西面洞开,大军就会兵临江宁城下。

到年前,陈乔向他汇报了一下,除去戍卫京都的禁军,如今南唐各军镇,武昌军、奉化军、安化军、昭武军、镇南军、宁国军、镇海军、江阴军,一半已经被秦军击败攻破。

剩下的润州镇海军还在固守阻敌,而南都附近朱令赟在集结昭武军,安化军和镇南军,准备奉命北上进入长江,让后沿江东进,烧毁秦军在采石矶附近的浮桥。

而武昌军,奉化军,宁国军,江阴军,开战几个月,已被秦军全歼了......不过为了使国主不那么担忧,陈乔还是说了几个好消息。

首先他已经召集附近州县兵马,派人训练青壮,在首都江宁附近集结五万多人的兵马,很多都是禁军,定能保护首都安全。

其次他们依托外秦淮河设置防线,已经准备妥当,秦军要来攻击必须涉水渡河,他们在河岸边守株待兔十分有利。

最后江宁城高池深固若金汤,他们肯定攻不下来。另外南都洪州那边,朱令赟也来了消息,他集结三镇兵马后发现出乎意料的多,足足五万余人,因为之前镇南军,昭武军和安化军远离江边,在南面腹地,根本没和秦军交手过,实力得以保存。

他已经准备好等开春就率五万大军,千余战船,对外号称十万,北上长江,进攻秦军的浮桥。

如果他袭击得手,整个战场的局面都有望改变。听到这些消息之后,李煜确实放松了不少,突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只是陈乔最后也提了一下,润州重地,应该派一名虎将去守,他推荐了卢绛,话里话外都是对刘澄的不信任。

其实军事官员大多同样的态度,刘澄不过是弄臣,因为和国主关系好就派他去守重镇润州,问题是他会打仗吗?

李煜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笑道:“陈公可以放心,刘澄绝对是个忠心国事,兢兢业业的人,他在那里主持大事我很放心。”国主这么开口,陈乔便也不好说了,只是很多事和他努力不努力没关系,关键是他要有那个本事啊.......最终陈乔没有说动,李煜也同意让卢绛带兵过去支援润州加强防备,不过还是要求卢绛要听从刘澄的命令。

第482章 、东线战事

润州后世镇江市附近,位于江宁以东一百五十里左右,与扬州隔江相望,自古便是江南重镇。

北方自淮河南下,走东路进入长江,登陆之后首当其冲便是润洲重镇。

刘澄到达时,城中官员将领没有隆重的迎接,对此刘澄也表示理解,西线战局糜烂,武昌,鄂州,九江,湖口,当涂,宁国军等各处都被秦军攻破。

而东线也好不到哪里去,在他来这里之前东面已经传来噩耗......常州距离润州一百多里,位于东南,那是东面各州县大军集结之地,主力军驻扎在江阴附近,所以国中也称这支维持对吴越主要防线的大军为江阴军。

他们的大军在江阴,常州一带集结完毕,随后汇聚常州城下,聚集数万兵马,准备抵御从苏州北上的吴军。

这时秦军水军却已经从扬州南下,进入大江。随后秦国的水军主力在江面与他们的水军对峙,却派出精锐数千沿江东进,随后在常州北面快速攻下桃花渡,击溃那里的两个营守军,随即登陆。

最要命的是常州一开始为抵御吴越军,城外坚壁清野,不少百姓都已经逃到城内,北面桃花渡原本没有多少驻军,平日往来商旅众多,是个热闹的镇子,战争开始后有些百姓往东跑去江宁等地找亲戚朋友避祸,有些跑进常州城中。

当地新上任两三年的科举出身的年轻官员没有组织很好的应对,自己也六神无主,最后跟着百姓跑了,江南已经十五年没有经历过战争,而曾经江北的战争也没影响到江南太多,除了繁重的赋税,多了很多寡妇之外。

正因如此,常州上下官员其实并没有太多经验来应对战争,百姓也是。

其结果便是桃花渡几乎没剩下多少人,除了老弱孤寡,没有人管的个别人。

随后几天,常州兵马都监立即往那里派了两个营的兵力驻守桃花渡。常州的知州和兵马都监有些意识到桃花渡的重要,因为那里北面是一座将近十里地的江心岛,将大江分成主流和夹江,在江心岛的分割和阻挡下,使得江水在桃花渡附近水流速度减缓,两岸水流缓和,适合船只靠岸,人员上岸,慢慢修了码头于是便成了往来船只众多的渡口。

显然知州也好江南常州兵马都监也好,他们以常识思考,觉得桃花渡的重要,却远没到身处战争之中考虑问题的地步。

江阴大军集结三万余人,他们只是派了两营地方军队,七八百人的兵力,驻守一个重要渡口,就像是昔日官场上的应付了事,事情做做样子也算做了。

将这种态度带到战争中结果是灾难性的,面对船只众多,有二十几门舰炮,装备精良的十二个营,五千多秦军禁军登陆部队,桃花渡守军不是傻子,几乎毫不犹豫就投降了,随后超过九成九的人都被俘。

他们的太快被俘造成的结果就是那是秦军已经登陆的消息没送出,附近的百姓几乎逃光,南面根本没人知道秦军已经在桃花渡登陆一支精锐大军。

桃花渡距离常州只有三十里左右,一天的路程而已。......而在常州城西,吴越军前锋一万五千多人已经逼近常州城外。

常州集结的江阴大军力两万多人也在东南面的横塘河上修建防御工事,准备据河而守,抵御吴越进攻。

上一篇:开局交易宇宙战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