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第23章

作者:两只猫爬架

  天下读书人会怎么看?

  从蒙骗中醒悟过来的皇帝会怎么看。

  蒋氏一族会怎么看?

  想到这些,蒋钦默然不语。

  而杨廷和最近的表现,明显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效法正统朝三杨辅政之事。

  趁着皇帝年幼,和太后联手独揽大权。

  一旦过继,张太后必然感念杨廷和的恩德,其家族也会更加依赖首辅的权势,而杨廷和的手中也会多了一张制衡皇帝的利器。

  太后,以及太后可以借此控制的内廷。

  见蒋钦沉默不语,杨廷和知道他的意思,但现在情况不明,需要内阁成员齐心协力,也不好太过逼迫,于是继续说道。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年初南郊祭天不利,已经有野心家妄图揣测天命,蠢蠢欲动,祭天之事,不可耽搁,等四月份天子继位,便立刻让礼部重在南郊开坛祭天,为保万无一失……”

  他看着蒋钦,而蒋钦也看着他。

  目光中露出了几分惊讶。

  “我已派兵部派快马前往天寿山祭拜长陵,准备秘密血祭列祖,必要时拿走太宗佩剑回朝廷,先在南郊主祭真武荡魔大帝,无论如何,此次祭天决计不能有失!”

  明朝北方的长陵第一位下葬的皇帝并非是太祖朱元璋,而是太宗朱棣。

  朱棣临死前为防止死后都城被迁回南京,下旨将自己埋葬在天寿山,京师城外。

  这也是明朝天子守国门的由来。

  毕竟,你皇帝想逃跑也待考虑下自己溜了之后祖坟被刨的后果。

  直到英宗时期废除京师行在称号,彻底定都京师。

  自此之后,京师才正式成为明廷都城。

  而朱棣靖难之后,为宣示自己天命所归,自称是真武大帝下凡。

  真武大帝,又称水神或玄武。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无量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

  如今北武当供奉的主神便是真武大帝。

  朱棣即位后,在武当山上修皇家道观,使之成为皇族家庙。

  民间所用辟邪的真武像,形貌多是朱棣召朝鲜画师以自己为模板所作。

  因此民间多有流传“真武神,永乐像”的说法。

  杨廷和说话之间,眉宇间也闪过一抹纠结。

  蒋钦知道,这位首辅或许也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而朱棣和文官活着的时候彼此都看对方不顺眼。

  死了也要互相诋毁。

  如果杨廷和不是被逼急眼了,否则绝对不会想到用这种手段。

  而太祖的陵墓远在南京,此时再去准备祭祀显然也已经来不及了。

  现实的地名有的时候显示不出来,我一会改改

第27章 三舅对三舅

  湖广,安陆,兴王府

  百官迎驾——

  朱厚熜坐在纯一殿中央。

  蒋母红光满面,面带笑容的坐于朱厚熜左侧。

  身旁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络腮胡,面容威严,身材魁梧挺拔,目露精光的中年男子。

  其为蒋母三弟,刚刚从大同赶来,时任大同游击将军的蒋安。

  而朱厚熜的右垂手,是解昌杰为首的王府属官和以谷大用为首的司礼监掌印太监。

  此时,解昌杰的脸色潮红,额头点点细汗。

  随着前来迎驾的礼部尚书毛澄的一声中气十足的“拜!”字。

  众人随着大学士梁储、定国公徐光祚、驸马都尉崔元,司礼监太监谷大用及王府长史解昌杰的带领下,聆听正德皇帝遗诏,太后懿旨谢恩后,齐齐下跪,朝拜新皇!

  见此,朱厚熜的脸上也不由露出了几分微笑。

  天命已定!

  有了这些人的表态!

  朱厚熜的地位便已然稳固,只待进入京城登基称帝便是。

  大学士梁储是内阁元老,代表着内阁的意思!

  徐光祚是勋贵,更是开国元勋徐达的后裔,代表了京中武勋子弟对朱厚熜的支持。

  崔元是驸马,代表是皇亲们的看法。

  毛澄作为礼部尚书,代表的是京中六部,中央官僚们的意志。

  谷大用是司礼监掌印,身后自然站着握有批红审阅之权的司礼监。

  几乎包括了帝国中央的各个政治派系的力量。

  除了张太后所代表的正德外戚……

  朱厚熜目光微沉。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动怒。

  而是等仪式结束,众人重新站起,皆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才借机发难。

  “我刚才细细数了两遍,今天来参拜的迎驾使团似乎缺了一人?可有具体缘由?”

  朱厚熜问道。

  听到面前十四岁小皇帝貌若无意的问话,众人的脸色顿时一变。

  建昌伯,指的自然是张太后三弟张延龄。

  谷大用皱起了眉头,而礼部尚书毛澄的额头上干脆就冒出了丝丝冷汗。

  这么一个大活人不见,实际上众人早有注意。

  但一方面是张太后势大,众人都不愿意得罪。

  另一方面是看朱厚熜年少,而且久居安陆,京中的这些人大多都不认识,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概率朱厚熜不会发现,也就当作无事发生。

  但如今小皇帝问起,此事却不能不管。

  若是小皇帝没有察觉,这自然是小事,私下里提醒一番即可。

  但……如今,朱厚熜竟然直接问起。

  “建昌伯呢!如果没来,怎么没人禀告!”

  毛澄脸色变了又变,当即呵斥道。

  百官迎驾,参拜新皇。

  独他一个先帝外戚一声不吭便缺席。

  居心何在!

  是对先帝的遗诏有异议?还是说对新皇有所不满!

  哪一个都是能杀头灭门的大罪。

  “我……”

  底下的礼仪官闻言有些委屈。

  几次给你提醒你是看不到吗?

  现在出了事都往我头上推。

  “是,小人疏忽,这就带人去找!”

  底下的一幕朱厚熜自然看在眼里。

  他并不感到意外。

  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因为的张延龄之所以没能及时赶来,便是朱厚熜一手策划的。

  不仅仅是之后进京时到便将要爆发的那场,因为张太后坚持把朱厚熜过继到孝宗名下,而让嘉靖和正德朝以杨廷和为首的官僚集团几乎在刚即位便彻底决裂。

  更是因为,和谷大用一进王府,朱厚熜凭借着修仙者敏锐的嗅觉就闻到了那股熟悉的,隐藏在迎驾车队中的熹微的鱼腥味。

  看来,有不速之客已经到来了。

  而张延龄,是这几人身上那种令人作呕的气味最为深重的那个,比其他人要浓烈数十倍不止。

  化劫法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自发的运转,意味着朱厚熜所要面临的危险将比以往更加的猛烈。

  朱厚熜只是略微用了些手段,就让这个早在孝宗朝就风评不佳的建昌伯错过了今天的参拜。

  不过令朱厚熜略微失望的是,现在看来张延龄确实只是个凡人,虽然因为常年霸占民女,在京城放高利贷,不想还钱当街杀人,霸占百姓土地,私吞朝廷财产而臭名昭著。

  但却并没有什么神异在身上。

  否则也不会因为一个小迷魂术而中招。

  让我看看尔等如何应对。

  朱厚熜微微闭目,坐在纯一殿正中央,并不退场。

  静静的等待着张延龄的到来。

  众人各自怀着忐忑的心情静静等待。

  不多时,张延龄到来。

  他气喘吁吁,眉宇间带着一抹戾气。

  看着朱厚熜的眼中闪烁着寒光。

  看上去分外不满。

  尽管自己有错在先,但并不怯场。

  毕竟,他可是干过在孝宗的皇宫里白日宣淫,强迫宫女。

  又抢夺皇帝宝冠,被发现后打死孝宗贴身太监的事情来的。

  最后在他姐姐的庇护下没有受到任何惩处。

  而在正德朝,因为受贿,杀人,抢占土地,明武宗几次想要将他下狱干掉,结果却都因为张太后而无功而返。

  甚至明武宗一死便立刻官复原职,最后因为迎驾之功由建昌伯升为建昌侯。

  皇帝,那是什么东西!

  没有我张家的支持,你能当上这个皇帝?

  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什么德行!

  当初朱厚熜看这段历史的时候就对张氏兄弟的胡作非为气愤不已。

  这次,他绝对不会再同意给这帮欺负百姓,侵吞国家资产的孙子升官加爵。

  并且,还要好好的整顿下朝廷里的这帮王八蛋们。

  “世子殿下恕罪,昨日到安陆迎驾,心中欣喜,小酌几杯,不想竟错过了朝拜的时日!真是罪该万死!回去我一定向太后和首辅请罪,承认错误!”

  说着,就要跪地自罚三杯。

  朱厚熜又闻到了那股不祥的气味。

  他并没有答话。

  只是牢牢锁定了张延龄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