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254章

作者:楚国隐士

  要不是你们这帮小崽子,老爷我能被折腾到这鬼地方来?

  要不是你们这帮小崽子,老爷我能接下这破差事?

  说来说去,胡大老爷还不是被这帮小崽子给连累的?

  所以啊,老爷我日子不好过,伱们也别想舒坦。

  正好,给你们提前上上强度!

  最好回去以后哭爹喊娘的求你们父皇去,就说咱这个先生太过严厉,你们扛不住!

  哼,到时候老爷我就能走人了!

  胡大老爷把一切都算计了个明明白白后,终于安心的依靠在椅背上,慢慢喝着茶水、吃着点心,半眯着眼睛时不时扫一眼众人,那模样,简直不要太安逸。

  以至于这些个皇子们,原本就因为娇生惯养,压根没吃过这等苦头。

  这一遍都还没抄好呢,一个个的就愁眉苦脸的开始揉手腕、捶腰眼哼哼唧唧的抱怨起来。

  这些皇子也聪明,知道胡大老爷不是好惹的。

  因此这哪怕是在抱怨,那声音都跟小猫叫唤似的。

  既不刺耳,但也正正好能够让胡大老爷听得清清楚楚。

  不愧是宫中长大的,这其中的小心思,比起同龄人那可要强太多了。

  一般人若是面对这局面,那多少也得赶紧想着怎么破局才是。

  可胡大老爷可不是一般人啊!

  他巴不得闹出动静来呢。

  正好在这些个不痛不痒的地方,让朱元璋看到自己的脾气,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人设。

  最好还能让朱元璋一生气之下,赶紧把自己打发回家。

  这样自己可就愈发的舒坦了。

  想到这儿,他直接冲着一旁的内侍招了招手。

  “胡相,您有何吩咐?”

  看着一脸谄媚的小内侍,胡大老爷半点没觉着不对,反而理所当然的吩咐道。

  “你拿着咱的牌子去一趟御膳房!”

  “找那儿的主厨二柱子,就说本官这会儿在大本堂呢,嘴里清淡的狠。”

  “让他赶紧按照本官的口味给准备点小吃,顺便今晚的晚饭本官肯定在这儿吃,让他提前准备好了,到时候差人送过来!”

  胡大老爷说完便摘下自己腰间的一块腰牌递给了这小内侍。

  小内侍拿着手里的腰牌看了看,发现这就是块代表胡大老爷身份的玉牌。

  一面乃是小篆书写的胡字,另一边则是祥云纹。

  想必这就是个表明身份的物件而已。

  只是,他有点没弄懂,怎么胡大老爷连御膳房里的主厨都能吩咐了?

  看着小内侍那犹犹豫豫的模样,胡大老爷直接从兜里掏出个银果子直接扔到对方手上道。

  “拿着,本官的赏钱可给你了!”

  “赶紧的,本官中午没吃好,这会儿正馋着呢!”

  小内侍这会儿捏着手里的银果子,那是一句话都问不出来了,干脆老老实实地跑了一趟。

  而等他到了御膳房开口一问,并且拿出了胡大老爷的腰牌以后,才明白这位名为二柱的主厨,居然就是从胡府而来的。

  一听是自己老爷开口要吃的,那二柱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当即按照胡大老爷的口味赶紧弄了七八个开胃、爽口的凉菜、小菜让小内侍带过去,顺带着还有一壶酒。

  等到胡大老爷当着一众皇子的面,一口酱牛肉一口酒、一口猪耳朵一口酒的,一众皇子人都麻了。

  娘咧,这到底是宫中还是胡府啊,为何这胡大老爷如此自在啊。

  看着众人那眼巴巴的模样,胡大老爷冷冷一笑,直言道。

  “别傻看着了,晚饭自然不会短了尔等的吃喝。”

  “可今日的功课若是做不完,那就别想睡觉了!”

  “放心,本官今儿个奉陪到底!”

  说完转头就吩咐太监搬一张床榻过来!

  一众皇子看着那吭哧吭哧抬进来的床榻,彻底无语了。

  这下马威,未免太狠辣了一点啊!

第357章 朱元璋的满意和皇子的苦

  第三百五十七章朱元璋的满意和皇子的苦

  一应皇子们这会儿看着一屁股坐在床榻之上,靴子都脱了,翘着二郎腿喝酒喝得滋滋作响的胡大老爷,眼珠子都是红的啊。

  这简直就是羞辱啊。

  堂堂龙子龙孙,这会儿老老实实的埋头苦干,可身份理论上来说不如他们的臣子,却当着他们的面酒肉不绝。

  这特娘的不是当面打脸?

  一众皇子有心直接掀桌子当场给对方一个难堪,可想来想去,似乎这事儿让其他兄弟出头貌似更好。

  于是,几位心思玲珑的皇子,互相之间努嘴、眨眼,那小脸都快抽抽了。

  可但凡能想到这事儿的,又有几个是傻的?

  胡大老爷固然是臣子,可他不同于普通臣子啊。

  真要是鱼死网破的闹将起来,具体是什么结果,他们还真有些心里没底。

  眼见着其他兄弟居然都打着一样的主意,都想着让其他人先上自己在后边看着。

  好几个皇子不由得烦躁的撇了撇嘴。

  娘的,这年头傻子怎么有些不够用了呢?

  一个个的这么聪明干蛋?

  真要是这么干下去,他们这些“聪明人”以后忽悠谁去啊?

  没了想要掀桌子的皇子,大本堂内彻底陷入到了静谧之中。

  抄书的抄书,喝酒吃肉的喝酒吃肉,一幅虽然诡异但却异常和谐的画面,就此展开。

  而距离大本堂没多远的谨身殿内,朱元璋难得的没有保持仪态,单脚踩在椅面上,笑眯眯的合上了最后一本折子。

  他把手中的朱笔往一旁一扔,得意的看着眼前这一摞折子,简直不要太开心啊。

  啧啧,这有了内阁以后,小日子舒坦太多了。

  所有的奏折,数量上那是一本不少的送来了。

  可处理起来,节省了至少八成时间。

  一般的事务性奏折,对于内阁那几位久在朝堂的老臣来说,那简直就是轻车熟路、手拿把掐。

  甚至对于他们夹在其中的条陈,朱元璋看着觉得比自己批复的还要满意。

  那么朱元璋剩下的便只要画个圈,或者觉着事情要紧的话,再让阁臣去督促一二就是了。

  至于剩下的那些紧急、重大事务的奏折,那首先在内阁大臣批复的条陈当中,就有对于事情的处理意见。

  这些经验老到、视野广阔的内阁大臣,实际上每个人都是有着能当丞相的能力的。

  他们批复的条陈,或许不能完全让朱元璋满意,但至少能给朱元璋寻找到一个方向。

  说不定还能想到一些朱元璋自己都没想到的地方呢。

  也正因为如此,朱元璋如今看奏折,那就不再是跟之前一样,得细细的品读每一份奏折。

  同时,还要字斟句酌的进行批复。

  深怕自己传达的信息不够准确,最终导致官员们在处理政务之时,拿着鸡毛当令箭,或者干脆阴奉阳违之后还说是遵照圣命所为。

  可实际上呢,他只是一个肉体凡胎的大活人,哪里扛得住那等殚精竭虑的消耗?

  如今好了!

  如今的他,更多的则是在看奏折,在衡量内阁对于奏折的处理是否恰当。

  不仅消耗的时间减少,耗费的精力更是少了足有八成。

  这不,放在往日里,这时候可能连三分之一的奏折都还没看完呢。

  可有了内阁以后,基本上到这个时候,所有的奏折都已经处理完毕了。

  一想到这内阁,朱元璋就顺带着想起了胡大老爷。

  而一想起胡大老爷,朱元璋就忍不住笑出了声。

  “宋利,惟庸这会儿可是还在大本堂?”

  “不知他今儿第一回跟那些小崽子见面,教得如何了?”

  这宫中的消息,哪里瞒得过身为朱元璋贴身内侍的宋利啊。

  宋利冲着朱元璋躬身一礼后,快步走到外间,随手招过两个小内侍一问,便弄明白了胡大老爷的近况。

  只是听着胡大老爷那离奇的操作,宋利也是颇为无语。

  不过,这些事儿,容不得他一介内侍多说什么。

  他把自己的身份看得很清楚,他不过就是一皇室家奴而已。

  他可以有耳朵、眼睛,但唯独不能有多余的脑子和嘴。

  因此,明明刚刚听到的消息让他好悬没当场蹦起来,可他却老老实实地转过身走进殿内,波澜不惊的奏报道。

  “回皇爷,问过了,这会儿胡大人仍旧在大本堂!”

  “今日的教学,尚未结束?!”

  老朱一愣,整个人都觉着不对了。

  “啥?”

  “这时候还在?”

  “惟庸啥时候这么勤快了!?”

  “这可是第一天!”

  “他居然没偷着跑回家躲着?”

  “走,宋利,跟咱去看看去,咱还真想知道,这老小子到底弄出点什么花样来了!”

  朱元璋说走就走,当即拉着宋利便直奔大本堂。

  还未走近呢,就有眼见的内侍赶紧跪下行礼。

  朱元璋可不想惊动了里间的胡大老爷,干脆直接一摆手,制住了还想嚷嚷两声献媚的内侍。

  而后一步一顿的凑到了大本堂的门前,小心翼翼的伸出半个脑袋,偷偷看向了内间。

  然后这一看,就愣住了。

  他看到的是什么?

  胡大老爷此时正半躺在一张之前压根没有的床榻之上,眯着眼睛似乎在打瞌睡。

  而床榻之上的小桌上,居然还有没吃完的凉菜和酒杯。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可平素里闹腾得不行的他家那些小崽子们,此刻却一个个仿若赶考的士子一般。

  头悬梁锥刺股般的埋头就在自己座位上,一笔一划的认认真真的写着什么。

  朱元璋这厮视力不错,他打眼一瞧,哦,是论语啊。

  这个不错!

  对于这一幕,老朱不仅没责怪反倒是觉着格外的满意。

上一篇:始皇家的好圣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