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419章

作者:三月啦

  况且想想始皇帝和扶苏的亲子关系,这会还教上自己亲情了是吧……

  不过赵泗脸皮厚……得到始皇帝提醒也确实意识到自己忽略了自家的亲爹,因此老实承认,并且厚着脸皮顺势请教后面计划的开展。

  “可以先开放学室……”

  “释奴先自官府起……”

  “变法随后……”

  “不用着急,先扬势……”

  始皇帝躲不过,只能勉为其难的又给了赵泗一些意见。

  譬如说先把诸子百家给忽悠住,通过学室开放让他们先站在赵泗的阵营为赵泗的变法摇旗呐喊。

  毕竟天下苦旧吏苦也……

  有人分担,有人摇旗呐喊冲锋陷阵,赵泗也就可以不用亲自下场了。

  开玩笑,拿到手的晋升渠道指望诸子百家再让出来?

  先把声势造起来再说,毕竟赵泗不是始皇帝,他还远远到不了一旨政令下达,天下人就算不愿意也得捏着鼻子去干的地步。

  赵泗问起来问个没完,逮着羊都想摸出来一把毛,直问的始皇帝头大……

  “这也要问,那也要问,哪有储君之相?”始皇帝碎碎念了一句。

  “大父这话说的不对,我这是深思熟虑谋定后动,有过来人的经验如果不懂得借鉴,那才是傻子。”赵泗笑着开口。

  何必让事情麻烦化呢?

  始皇帝闻声也没说啥,只能继续闷头给赵泗继续查漏补缺。

  直待最后小稚奴都忍无可忍哼唧着抗议,始皇帝终于趁机结束了这个话题。

  重新接过小稚奴,始皇帝逗了一会,小稚奴终于又乐了起来,始皇帝才抱着小家伙立于石上,没来由的摸了摸小稚奴的脖子。

  “天又凉了……”

  “还好吧?”赵泗抬头看看天色。

  虽说秋天即将过去,不过最近天气好,降温是降温了,倒不至于太冷。

  今年估摸着不会下太大的雪……前几年真是奇了怪了,明明这个时期关中气候应该很好来着,前几年年年大雪,冷的厉害,有好些地方都有小型雪灾了。

  要不是因为有高产粮食撑着,连续几年大雪,说不得还真会波及整个关中。

  “朕快六十了,你才二十来岁,自然不怕冷。”始皇帝撇了一眼赵泗。

  “宫中有地火龙嘛,下大雪也不怕。”赵泗笑了一下。

  “干的慌……”始皇帝嘟囔了一句尔后目光看向远处。

  还宫中呢……这还没开始呢。

  自己的猜想果然证实了,相比较于执着于证明自己,事事亲为的扶苏,赵泗这小子没有任何身为储君的觉悟和自立自强。

  这小子那是巴不得赖在自己面前,一点都不浪费自己的能力。

  还美其名曰,一个人动脑子比不上一堆人动脑子……

  说了没用……这小子能言善辩脸皮厚还嘴甜……还会卖惨。

  既然如此,那也就只能溜之大吉了。

  嗯……冬天了……

  话说回来……关内有一处汤泉来着,好些年都没去了。

  正好趁着机会检查一下小稚奴到底有没有完全继承赵泗的神异。

  还有一个问题……

  扶苏,要不要带上呢?

  汤泉也在关内,山上,始皇帝在那里有行宫来着,距离咸阳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路程大概是两天左右,赶路的话一天一夜也就到了。

  大事能干涉,消息不至于滞后。

  在这个消息只能靠腿来传递的时代,一天的路程已经能够杜绝赵泗这小子的骚扰了。

  真要是发生啥大事,又不会来不及干涉酿成大祸,妙哉妙哉!

  始皇帝在为赵泗事必问询而苦恼……

  而广袤的大草原之上,匈奴的王庭所在,匈奴的单于冒顿也因为秦国的要求而感到头疼。

  “欺人太甚!”

  “不仅回绝了和亲的请求,还要让我们派遣质子入秦!”

  “那个郦食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吃了我们的礼物,却不为我们办事!”

  “秦人轻视我等,不如将乌恒和鲜卑灭了!”

  冒顿无奈的看了一眼账下义愤填膺的众人。

  秦国轻视,把乌恒和鲜卑灭了是吧……

  听起来很搞笑,但是还真没啥问题……真要是去报复秦国,说实话也不敢。

  事实上鲜卑和乌恒,是东胡分裂而成,匈奴国力没有衰退,跟着秦国赚了个盆满钵满,要不是顾及秦国,早就把乌恒和鲜卑给吞了。

  别看叫的响,冒顿真要说铁了心跟秦国干一仗,估计下面的人都得改口让他这个单于三思了。

  没办法,韩信领兵一万出关给匈奴带来的震撼还是太大了一点。

  一万啊……仅仅是一万人马啊!

  秦国据说可是有百万雄师的!

  蒙恬都够让他们头疼了,现在又出来了一个韩信。

  冒顿忽略了这群口是心非的属下,侧过脑袋看向自己的儿子。

  “稽粥,你怎么看?”

  稽粥,冒顿的儿子,历史上继承匈奴单于,被称为老上单于。

  继冒顿以后,匈奴再出雄主,再老上单于的带领之下,西灭月氏,平定西域,匈奴的国力更上一层楼。

  他的政治手段相比较于其他单于更加高明,在老上单于统治期间,匈奴高度团结,基本没有发生过内斗。

  “秦国势大……”稽粥抿了一下嘴唇。

  “这样一来……你就得去秦国了。”冒顿看了一眼稽粥沉默片刻开口。

  “我听说在战国的时候七国之间也曾经相互签订盟约交换质子,甚至现在秦国的君王也曾经在赵国担任质子,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稽粥开口说道。

  “但是秦国要求,你去给他们的太孙驾车……”

  “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现在的秦王也曾经在赵国寄人篱下。惶惶不可终日!”稽粥的眼中闪烁着光芒!

第一百八十六章 稽粥入秦为质,出使孔雀王朝!

  “好!不愧是我的孩子!”

  冒顿拍了拍稽粥的肩膀,脸上露出几分赞许。

  “不过在去秦国之前,你还需要做一件事。”冒顿笑了一下。

  “父汗请讲!”稽粥顿首。

  “成为匈奴的储君!”冒顿沉声开口。

  “储君?”稽粥明显愣住了,脸上带着惊诧,欣喜,又夹杂着怀疑。

  不是他不信任冒顿,但事实上这对父子的关系并不是特别好,而且冒顿向来不是一个会被亲情羁绊的人。

  他能够亲手将自己最喜欢的女人拱手让人,也能够亲手射杀自己的父亲,这是一位天生的雄主,但这样的人,注定是不会被感情所左右的。

  愿意去秦国为质或许是功劳,也或许会让自己冷血的父亲有那么一丝动容,但这绝对不是立储的理由。

  “是的,成为匈奴的储君,成为匈奴未来的王!

  你的兄弟很多,但是听到这样的消息以后,他们都感到震怒,大帐之下,言语嚣嚣,将秦国的要求视为耻辱,个个请战,不惜与秦国开战,恨不得明天就杀向秦国。

  唯有你,我的孩子,只有你主动请求前往秦国为质,愿意和秦国签订盟约。

  我的孩子,在离开之前,我希望你能够看清楚,在他们喧嚣请战的背后,实则是对秦国的恐惧,我感受到了他们的不安和惶恐,他们像是被逼到绝路的肥羊,最后无可奈何的低头立起自己的羊角。

  而你,我的孩子,你才是真正的英雄!

  你和他们都不一样,只有你,才适合成为匈奴的王!”冒顿脸上带着唏嘘和动容。

  “我的父亲,除此之外呢?”稽粥并没有被冒顿的言语唬住,而是开口反问。

  他是冒顿的孩子,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更清楚冒顿是什么样的人。

  他绝不会,给秦国送去一个储君,这些理由,都不足够。

  仅仅是因为欣赏自己?稽粥自然不相信。

  “看,你就像我所说的那么出色,除了你我看不到有谁更适合继承我的位置了,你是那样的聪明!”冒顿闻声并没有尴尬,而是露出一丝微笑。

  “秦国并不是傻子,要求匈奴派遣过去的质子,必须是匈奴的储君,否则盟约就不能签订!”

  “现在,你能明白了么我的孩子,你应该要知道你身上到底背负了什么!”

  稽粥闻声脸上露出一丝了然。

  尔后神色莫名的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这个消息冒顿并没有泄露出去,之所以不泄露出去,主要是为了测试。

  毕竟,冒顿并不止稽粥这么一个孩子。

  而现在看来,果然也只有稽粥最令冒顿满意,他从来都是最聪明的孩子。

  眼中带着几分欣赏,冒顿安抚了片刻稽粥以后,沉吟着目送稽粥离去。

  而离去双目含泪的稽粥,在背过身子以后,脸上的动容也已经消失不见。

  原来,一切是秦国的要求啊……

  所以自己这个愿意前往秦国的人才会成为储君。

  这就是父亲,父亲就是这样!

  当然,稽粥更清楚,父亲绝不会把一切都压在自己身上。

  以自己父亲的秉性……自己绝对不是唯一选择。

  储君?储君也是可以被废的。

  必要情况下,秦国一旦和匈奴交恶,那么父亲也会立刻放弃自己。

  储君,就是储君,不是真正的可汗。

  是随时都可以被抛弃的存在……

  所以……自己的依靠……应该是秦国。

  相比较于其他任何一个孩子,秦国,肯定只会希望匈奴由自己继承。

  匈奴的第二位雄主已经看清楚了一切,但是他并不能改变太多。

  太阳照常升起,在秋日的末尾,匈奴单于冒顿召集部族,在王室的见证之下册封稽粥为匈奴太子,并且同时同意了大秦的一切盟约前提。

  在陇西经过见证以后,稽粥登上了秦国的战车,匈奴和大秦的盟约正式签订,约定为父子之国,匈奴侍秦如侍父,规定了每年的朝贡规格,日期,以及关于互市等等一系列条文以后,边关之事,也终于告一段落。

  稽粥怀着异样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大秦的道路,并且开始不断的搜索他即将侍奉的太孙赵泗的一切信息。

  不过好在,赵泗很出名,甚至于不用刻意打探,稽粥就得到了很多的信息。

  长公子扶苏的儿子,始皇帝的嫡长孙!

  于长公子扶苏同时被册立为储君。

  各种各样的夹杂着传奇的故事,稽粥开始揣测赵泗的性格。

  这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储君,他的前半生并没有经历过正统的皇室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