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404章

作者:三月啦

  赵泗简略地看完以后将其递给始皇帝,始皇帝饶有兴致的看了起来。

  这一看,还来劲了……

  始皇帝其实对这些东西并不感兴趣。

  但是因为赵泗的要求,《科学与自然》一书务必要通俗易懂,要以科普为主。

  虽然赵泗强调这算不上什么著书立说,但是……那可是刊印发于天下啊!

  还能署名的那种!

  有官方的助力推广,有赵泗的承诺,谁敢怠慢?

  因此呈上来的初版的《科学与自然》的草稿其实并不好,其中有很多炫技的成分,还夹杂了一些私货……写的太高大上了,赵泗不满,因此让他们打回去重写,并且再三强调一定要通俗易懂,要让小孩子都能听懂的那种。

  被赵泗耳提面命当面做客一通以后这才有了这版《科学与自然》。

  这么说吧,现在这版《科学与自然》,只要能认识字,八九岁的小孩子都能看懂,动手能力强一些的甚至能够复刻其中大部分趣味小实验。

  而且是纯纯的大白话,比《水浒传》都更白话的那种。

  科普文章,和科研文章是两个概念。

  前者大部分人都能看的津津有味,后者大部分人把字连起来就看不懂了。

  始皇帝当然来劲……

  这也太通俗易懂了一些,偏偏其中的解析和实验都针对于许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譬如水的三种形态,雨水的形成……什么人造彩虹,小孔成像……

  科研论文看不懂,科普文章始皇帝看的津津有味。

  “有点意思……”始皇帝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这断句用的字符倒是不错,如此一来文章一目了然,倒不必费心断句了。”始皇帝将《科学与自然》还给赵泗。

  “既然如此,不如于官吏之中推广,如此一来也可以减少上下沟通不利的情况。”赵泗顺嘴提道。

  “可!”始皇帝点了点头。

  “你打算将这文章刊印成书?印多少册?”始皇帝复又问道。

  “一万册吧,雕版不用担心,匠作局那边已经制好了,不用将作少府费心,剩下无非是人工和材料,匠作局有造纸厂,能够自己产出。”赵泗开口说道。

  “一万册?这么多?”始皇帝挑了挑眉。

  “又不用国库出钱不是?”赵泗嘿嘿一笑。

  “都是朕的钱!”始皇帝敲了敲赵泗的脑袋。

  “那您是大父,我是太孙,您的钱不就是我的钱?”赵泗嘿嘿笑道。

  “你胆子倒是挺大……”始皇帝白了赵泗一眼,这小子话里话外都等着继承自己的一切了,偏偏始皇帝也不反感,相反他甚至还有点欣慰。

  “想印多少就去印,如果需要朝臣配合就自己想办法,不过不能荒废时间,先把你那个五年计划写完。”始皇帝开口说道。

  “这哪里是一时半会的事情?您重孙子出生之前能够有个大概就不错了,其余细枝末节我估计少不了及时纠正更改。”赵泗叹了一口气。

  计划这种东西,最忌讳领导者一拍脑子就下决定。

  你得清楚下属的能力……若是定的不好,反而容易坏事。

  奔波霸他能除的了唐僧师徒么?他没这个能力。

  可是奔波霸能拒绝,官吏能够拒绝么?领导布置任务你能说你不行?

  最忌讳的事情,不就是嘴上说着能行,实际上不行,就从别的地方找补。

  “大策上无缺即可,细枝末节查漏补缺自有朝堂公卿,你倘若能够一个人将天下事都弄清楚,还要满朝公卿有什么用?你年纪轻轻,正是奋发向上的时候,合该激流勇进,哪有瞻前顾后的事情道理?”始皇帝开口说道。

  “道理我都明白,只是些许问题,或许于国无碍,但落在人身上,亦是不可承受之重,我能做的东西无非就是更细致一些,更认真一些,这样一来,受罪的人也能更少一些。”赵泗叹了一口气。

  实际上赵泗现在已经能够完全理解了。

  从来没有所谓的面面俱到的好政策。

  政策从推行到落实,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不可能顾及到个体……

  总有一些人要承受时代的碾压,最后被时代抛弃。

  执国者,做的是取舍,而非对错的判断。

  “你倒是仁善。”始皇帝老神自在的靠在躺椅之上。

  “不过比你父亲强~”

  “何解?”赵泗开口问道。

  “国是国,人是人,这一点你看的比他清楚。”

  赵泗挠了挠头,笑了一下。

  其实有一说一,现在扶苏和始皇帝的关系因为赵泗的原因已经缓解了很多。

  最起码始皇帝已经不会再出现扶苏一出现心情自动下降三个点的情况。

  嗯……现在能心平气和的听扶苏说他那歪理了。

  至于扶苏,说话的方式也变得稍微委婉了那么一些,也不至于三句话让始皇帝折寿十年了。

  心里怎么想的不知道,但嘴上始皇帝对扶苏还是有很大的成见。

  不过赵泗认为是好事,起码始皇帝现在已经不忌讳提起自己的父亲,能拿出来骂,其实也是好的。

  “朕听说你跟李斯提起来了释奴?”始皇帝换了一个话题。

  “嗯……奴隶不算人户,只能当成财货,大秦却正好缺人用,孩儿窃以为……”赵泗话还没说完就被始皇帝打断。

  “释奴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总要有人伺候人……你不会指望着满朝公卿达官贵人都自己耕种田地,自己养蚕织布,自己生火做饭吧?”始皇帝悠然自得的看着赵泗。

  释奴确实不算什么大事,最起码对于始皇帝而言是这样的。

  官奴隶隶属于大秦政府,对始皇帝而言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工作人员费点劲,给奴隶们上上户口,也就完事了。

  至于私奴?

  奴隶不能以人视之,实际上算是财货。

  抛开个人情感来看,皇权强盛的时代基本上都会对奴隶,奴仆婢女等进行严格的限制,规定纳人数量以及出台对于奴隶奴仆的人身保护的律法。

  说白了,中央集权是方方面面的。

  豪族以何强?不就是人身附庸太多了?

  他们掌握生杀大权,在奴隶面前和皇帝也没什么区别,毕竟奴隶在法理上来说是财产,不享有生而为人的权利,和畜生没什么两样。

  皇权所不能干涉的,都是他所想要干涉的。

  所以不管有没有奴隶制,但凡皇权强盛,势必都会出台相关的政令。

  始皇帝不介意释奴,不介意皇权的强干涉,但是也不希望赵泗违背现实逻辑,去天真的以为一旨政令天底下就真的没奴隶了。

  资本家确实废除了奴隶制,但是底层工人活的还不如奴隶……

  “换个称呼呗,仆役?佃农?

  总之要给他们登记造册,纳入大秦的统治范围之内,而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大秦政府对他们无权干涉。”

  “嗯……能想明白就行。”始皇帝点了点头。

  很好,不是扶苏那种蠢蠢的善良。

  赵泗的善良和宽仁表现得也很明显,但是他是脚踏实地知道什么是能做到什么是不能做到的。

  同时,赵泗行事地道理没有违背事情的基本逻辑。

  所以,始皇帝也相信,当真的面临选择难题的时候,赵泗不会做出愚蠢的决定。

  嗯,这就够了……

  等好圣孙计划书下来,对赵泗进行委任以后,自己就可以溜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标点符号的推广,《自然与科学》风靡关中!

  翌日,早朝……

  三公九卿照常汇报政务,几个被特别恩准的郎官和博士作为陪同人员一脸兴奋的出席了该次会议。

  始皇帝日常点评加问询……

  一切结束之后,赵泗顺带在这场大秦帝国的最高级会议中展开了书籍推销。

  “近段日子,匠作局那边的学者写了一本书,叫《科学与自然》,孤看了一些,讲的是什么科学,简单易懂,颇为新奇,究天地万物之理,格物致知,还运用了一种新颖的断句方式,孤刊印了一些,诸卿可以一观,以作点评。”赵泗开口说道。

  一旁的宫人应声捧着书上来,人手一本下发过去。

  诸公卿闻声接过书籍开始翻阅……

  毕竟是太孙殿下亲自开口推销,不管有没有兴趣都得装出来一副有兴趣的样子,就算不想看也得看,不然等会点评牛头不对马嘴岂不是有问题?

  当然,这是一本将近十万字的“句作”,受限于时代因素,这个时代的书籍字数普遍偏少,老子的《道德经》拢共也就五千多字,字数过万都可以称得上长篇,十万字,仅从字数上来看当然算得上是巨作。

  三公九卿不是闲人,身上都还尚有事务在身,自然不可能当场看完。

  因此也只是草草看了一些,约摸过去两刻,李斯当先开口。

  “虽然用词用语稍显粗劣,但胜在简单易懂,不停留在事物表面,而去追求其背后的道理以证求真之事,断句之法,亦颇为新颖实用,如此一来,再也不用担心断错句,意会错意思以产生误会,和以往的文章确实大相径庭,别有一番滋味,只不过此篇字数稍多,因此一时半会,臣也不好详评。”

  赵泗闻声笑着点了点头。

  不愧是李斯,给面子……

  实际上论遣词造句文章立意,所谓的《科学与自然》真的是输给这个时代的书籍太多太多了。

  简单易懂通俗白话意味着文字不够精炼,语言过于粗劣,这种行文方式不得不说是对这个时代的一个挑战。

  李斯身为三公,有他亲自开口定场,其余人自然不会没有眼力见。

  说破天不过一本书罢了,太孙殿下觉得有意思那就有意思呗,顺嘴夸两句,又不会影响朝政。

  冯去疾紧随其后开口夸赞。

  尔后九卿也紧跟着发表意见。

  随后是一众郎官博士……

  因为有李斯和冯去疾定场,因此总体点评赞扬居多,持中立态度说话模棱两可的占一小部分,持批评态度的也在少数。

  “其余科学,朕所知不详,因此便不作点评,但此断句所用之字符,在朕看来颇为有用,如此一来,倒不必担心上下沟通不利,文字之上难揣摩心思,朕打算于官吏之前推行此断句之法,乃至于推行于诸子百家,天下学子,诸卿以为何?”始皇帝开口问道。

  “陛下圣明!”李斯当先开口!

  这件事李斯当然赞同!

  断字断句的字符对官吏上下级之间有效沟通当然是呈提升作用的。

  李斯作为百官之首自然要高举双手赞成。

  忌讳莫深自古是帝王的特权,始皇帝觉得可以,他李斯当然不可能反对,这样一来问责追责起来只会更加方便。

  赞成不是什么大事,反对才是心里有问题,因此三公九卿高举双手赞成。

  其实到了他们这个地步,当然是希望上下沟通更加有效。

  于上,对于始皇帝,他们也希望始皇帝下达的最高指示能够更加清晰的分辨。

  于下,他们作为各部门的领头羊,自然也希望能够更加强有力的掌握自己部门的下属官吏,以强化自己的权利。

  全票通过……

  推行诸子百家天下学子之事暂且还要往后缓缓,但是大秦的行政部门可以预见要全部掌握字符断句的应用。

  因为大秦行政部门强有力的沟通,赵泗估摸着用不了多长时间,现代标点符号将会快速的流通应用起来。

  而作为官场必备的知识技能,诸子百家也会自发适应。

  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嘛……

  这个时代大部分人学习为的还是做官,既然要做官就不可能不掌握这个技能,赵泗又没有封锁这项技能,甚至还特意推广,又不是太难,没道理不学。

  因此,在上层带动之下,用不了多久时间,也就会跟着在天下学子之间流通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