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最狠丞相,始皇求我别杀了 第87章

作者:不曾见秦时月

  “昂!萧大哥,俺这就去洗澡!”

  樊哙咧了咧嘴。

  ....

  深夜,章台宫内,烛火摇曳。

  “陛下,这是王老将军选出的五十份文考卷子。”

  顿若将一个小箱子搬来,放置在始皇陛下案桌之侧。

  而后打开,将其中的试卷取出,放置在始皇陛下的案桌之上。

  看着这些纸质试卷,就连顿若也是不由惊叹举贤堂这‘纸张’确实便利!

  往常要是竹简的话,怕是自己要搬十几个来回。

  始皇陛下将竹简缓缓合上,看向这些文考试卷,眼眸微动:“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如今寡人之心,与先贤无异。”

  此话说出,即便是身旁的顿若,此刻也明白始皇陛下今日心情不错!

  文考选官,虽是第一次,但也是大秦真真切切给了天下无权无势之人一次公平的机会。

  无论此番结果如何,至少在史书之上,也会给大秦留下一个选官不问出身的好评语。

  陛下不顾后世说,但大秦不可不顾,这关切着天下人对于大秦的看法,亦是影响着日后大秦的进展。

  “此番除却填补官职空缺,要出相才,最好再有治边之才。”

  始皇陛下翻阅试卷,眼中亦是闪过略微惊喜。

  就在此时,始皇陛下目光猛然一凝。

  只见有一份试卷之上,答题角度与之前试卷,截然不同!

  《平戎策》

  《治政疏》

  光是这两个开头标题,便足以看出此人大志。

  始皇陛下眼神如同利刃一般,细细阅读这两篇。

  平戎策写治边,治政疏写缓政。

  两者结合,恰逢此刻大秦!

  章台宫内的烛火摇曳,仿若是感受到始皇陛下的凌厉气势一般,犹在风中。

  一旁的顿若感觉到自己的呼吸甚至有些凝滞。

  “好!”

  一道喝声响起。

  始皇陛下剑眉微挑!

  “《平戎策》、《治政疏》!寡人观此,犹如当年读韩非子所著《孤愤》、《五蠹》!”

  始皇陛下拿起这份卷子,翻来覆去,再看一遍。

  “噼里啪啦!”

  灯花微爆。

  不知过了多久,卷子终于放下。

  “寡人如此年龄,没想到,又得此人!”

  “大秦...”

  “乡野贤人,何其多也!”

  烛光中,始皇陛下将‘封驳’盖印一把扯去,露出其上名字:

  沛县,萧何!

第107章 臣这就去把萧何绑回臣府上,当压寨幕僚!

  “雍城,杨谦,入殿!”

  “溧阳,陈欣,入殿!”

  “亳州,墨羽,入殿!”

  “...”

  翌日,麒麟殿内,一道道宣号声响起。

  五十封文卷,择二十人入殿授官。

  每一道宣号声,就代表着一人平步青云,踏入朝堂之位。

  而麒麟殿外,曹参紧张得面色煞白,萧何却是淡然处之。

  “沛县,曹参,入殿!”

  随着这一道宣号声响起,曹参猛然抬眸,原本煞白的脸色,瞬间红润起来。

  他...选官,中了!

  周遭之人,皆是目送艳羡之色。

  曹参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却发现一旁的宦官面色谄媚之色,恭迎他曹参入殿。

  他并未如同之前中考之人一般,快步入殿,反而是回眸看向萧何,仿佛是在等自己这位萧大哥一同入殿。

  然而...

  无论他脚步多慢,

  这宣号声,再也没有响起。

  曹参的心...不断下沉。

  萧大哥....落选了!

  ....

  麒麟殿内,一道道封赏旨意响起。

  有派往郡县者,亦有留在朝堂之人。

  冯劫、淳于越等人的面上十分不自然。

  因为此番被宣召入殿的人中,世家勋贵和儒家的人,总共加起来也就五个!

  等于是大部分的官位,都让那些‘乡野村夫’给拿走了!

  冯劫气得暗咬后槽牙!

  这一切...都怪柳白!

  若非柳白出题,后五题皆是偏向坊间小事,再加上考场上拿出纸张,让世家勋贵子弟心态爆炸,怎么会有如此考试结果?

  偏偏这些个事情,自己还不能弹劾柳白舞弊!

  可恶至极!

  曹参被奉为右丞相府右长史,辅佐李斯行相权政事。

  柳白听到曹参之名时,也是略微诧异。

  始皇陛下用人,当真犀利。

  萧规曹随,曹参乃是文武全才,长史这个官位,属于看似无权,实则有权。看似不高,实则不低的位置。(如同后世的第一秘书)

  不过萧何没有被始皇陛下选中,确实有点让柳白意外。

  “启禀陛下,民曹参,有言欲进!”

  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响起。

  满朝文武皆是一愣,抬眸看去,赫然便是此番文考之中,封赏最好的几人之一,曹参!

  这位接下来要成为朝堂新贵的年轻人,居然在封赏过后,直接就要向陛下谏言?

  就连柳白,都是微微一怔,感慨初生牛犊不怕虎,果然是能提笔治政,上马行军的虎犊子啊!

  “讲。”

  高台之上,始皇陛下冷冷吐出一个字。

  仅仅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字,却让人生出心惊肉跳之感!

  这种威势,让原本还沉浸在喜悦之中的二十人,如梦初醒!

  这可是统一天下的始皇陛下啊!他们此番当官,日后可是要在这位天下共主的朝堂之上为国谋利!

  这种压力....当真如同一座山脉压在头顶一般。

  “启禀陛下,曹参同乡,有一人,名为萧何,其才于曹某,十倍不止。”

  “然,”

  “今萧何未入殿!民以为...

  曹参咬了咬牙,沉声开口。

  斗大的汗珠,从额头不断低落!

  任凭他曹参天赋如何,这也是第一次踏足朝堂。

  在始皇陛下的威压下,又被这么多大秦肱骨之臣注视,此刻内心的压力达到了极点!

  但萧何于曹参,乃是前辈兄长,他曹参如何能坐视不理?

  “放肆!”

  “大胆曹参!莫不是质疑我大秦取士公道?”

  “方才陛下恩赐长史之位,便如此胆大!”

  就在曹参还想要再说什么的时候,一道喝声响起。

  赫然是李斯皱眉起身,沉声开口道:“启禀陛下,长史曹参,妄议文考,实乃大过!”

  “臣以为,此人虽不明我大秦朝堂之仪,亦需惩戒。”

  “老臣谏言,可将此人左迁,由右长史左迁为左长史,小惩大诫!”

  李斯这一番话开口,朝堂群臣皆是心中暗笑。

  这老狐狸...当真护短!

  曹参还未入他李斯的右相府,就已经开始维护了!

  如今曹参已经被封赏为官,自然可以朝堂谏言。

  但是这个一点朝堂根基都没有的年轻人,如此贸然开口,言语之中,还隐约质疑文考公正。

  若非李斯开口,请求降罪左迁,恐怕他曹参今年当右长史,明年就得卷铺盖回家了。

  “允!”

  始皇陛下淡淡开口。

  “谢陛下!”

  李斯朗声开口,不动声色得拉了拉曹参!

  这小子的卷子,他李斯自然也是看过的!别看他李斯权力欲望重,但内心之中,还是惜才的。

  “谢陛下!”

  曹参苦涩开口。

  心中却在悔恨自己的怯懦。

  怎么就不敢为萧大哥说呢?

  “余者三十人,入郡县为吏,明百姓生计!”

  宦官的尖声宣号声,决定了殿外三十人升迁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