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之狼 第56章

作者:任猪飞

  故,接近4万册的销量,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成就。

  而,《男人帮》的销量,就算不减少4万册,也会减少一两万册。

  此消彼长嘛!

  马成坤抬起头,也露出笑容,说道:“好消息!此类图文并茂、信息全面的精良杂志,销量能在一万册,已经属于畅销之列。而三四万册的销量,已经是极其好的成绩。当然,我们不会停下脚步,而是要追赶《男人帮》的销量。就像我们当初《东方日报》初创时,销量同样不是最优秀的,但却在经过几次改版后,一跃成为香港第一的日报。”

  初战告捷,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特别是,这次做出的成绩,是他们这些马氏第二代的功劳,这样的成绩可以让父辈骄傲,在台岛不至于过于担忧。

  马成发来到大哥的办公室旁边,说道:“大佬,我们又增加一个畅销刊物,是不是又能多洗一些钱了。”

  马成坤连忙说道:“不要急,我们现在还是被监视中,不要轻易的动手。既然现在港府拿我们这些马氏第二代没有办法,那我们这辈子有的是时间,将钱洗干净。”

  马成发连连点头,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

  原来,马惜如、马惜珍在香港还有很多的黑钱,并没有洗干净,也没有带走。而马氏家族想用这些钱,就必须洗干净,那么东方报社便是最好的资源。

  “对了,后续你要关注现代出版社是如何应对。毕竟林正杰也算非常有能力,如今又是上市公司的主席,财势不弱,我相信他不会袖手旁观的!”马成坤隆重的说道。

  相对于他的沉稳,马成发却显得有些轻浮,他轻笑道:“大佬!我们《男子汉》背靠香港第一大畅销报纸《东方日报》,拥有的资源,以及广告优势,这是林正杰的短板。他虽然有些小聪明,但现在大家都了解了他的套路,自然也就没有优势了。”

  马成坤说道:“不能轻视任何敌人!”

  马成发无奈的说道:“好吧,我会盯着他们的!”

  事实上,不用马氏兄弟多等,现代出版社就已经出招。

  在《男子汉》创刊号发布的第二周,《男人帮》便邀请郑少秋做广告,在无线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播送。

  很明显,现代出版社嘴上说着很轻松,实际上动作丝毫不轻松。在《男子汉》创刊第二周的星期二,直接就在电视台登广告宣传。

  对于泰富集团来说,每个月少赚二三十万无伤大雅,更重要的是——不能影响股价。更何况,第一时间打广告,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又不需要一直做广告。

  《男人帮》的广告也非常具有内涵,只见郑少秋一开始坐在板凳上,先是有足球、骰子等抛给他,然后他都顶住了,结果抛出《男人帮》,他故意拿不稳,嘴里说道:“顶不住,根本顶不住”,而《男人帮》的帮女郎,这期是个大靓妹明星。这还不算完,后面郑少秋拿着《男人帮》杂志说道:“有人模仿我的名(名字),有人模仿我的面(版面),但伱模仿不了我的味(品味)。”

  极具内涵、攻击性的广告。

  实际上,在《男子汉》发刊后,有多家报社进行了批评,其中包括《信报》、《星岛日报》等,虽然这些报纸的批评来源于行业权威人士,而不是报纸本身,但很显然这也没有什么不同。

  实际上,东方报社和香港各家报社的关系非常差,比如和星岛报社更是死对头。当年《星岛日报》作为香港最畅销的日报,后被《东方日报》掀翻。如果仅仅是靠真本事,想必胡仙也不会有太大的怨气,但偏偏《东方日报》在发行上,有着社团性质的风格。

  所以,此次《男子汉》发刊,《星岛日报》是最频繁调侃的。

  而现代出版社《男人帮》的广告一出,更是让《男子汉》杂志处于风口浪尖,销量下跌是必然的。

  毕竟李鬼和李逵的区别,还是蛮大的。

  次日,东方报社的会议室里,一片肃杀的气氛。

  昨天晚上的广告,很显然大家都知道了,马成坤、马成发的脸上,现在还是一片铁青,显然被气得不轻。

  其它报社也有批评的声音,但报纸肯定没有电视台的影响力大。更何况,现代出版社的广告,做得非常的好,现在全港都在看《男子汉》杂志的笑话。

  李鬼遇到李逵,不外乎是也!

  “请大家来,不是让大家来喝茶的,而是让大家思考关于《男子汉》杂志的应对之策!”马成坤沉着脸说道。

  《男人帮》的电视广告威力尚未产生,但马氏兄弟已经有所预料,否则不会如此急匆匆召集大家开会。

  见大家继续沉默,马成发没有忍住,拍案而起道:“现代出版社做事不讲道义,也别怪我们不讲道义,干脆砸了他们的出版社。”

  下面的管理层们,顿时忍不住诽谤‘狗改不了吃屎’。

  马成坤立即骂道:“闭嘴,没有主意,就不要乱说什么!”

  现在去砸,JC和其它媒体不用想,都知道是东方报社做的。届时不说有没有证据,就是各大报社的讨伐,都够他们喝一壶的。

  若是因此影响到《东方日报》,那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更何况,林正杰也不是好惹的,年轻人谁没有几分火气,又是上市公司的主席,一怒之下也可以找人砸了他们的报社。

  不是说怕不怕的问题,而是东方报社也是‘拖家带口’,做事岂能如此儿戏,又不是那些小报社,见不得光的咸湿出版社。

  《男子汉》总编王氏这时候说道:“总经理,我们出版《男子汉》的初衷是:看好消闲性商业杂志的前景,然后搏一搏,分一杯羹。目前,我们仅仅是发刊两期,便引起《男人帮》的重视。这充分说明,我们目前是此类杂志的市场第二。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至于这次的影响,其实我们也预料到一些,只是没有想到现代出版社如此反应过激。但不管怎么说,我们背靠《东方日报》,在信息、编辑领域是有优势的,以后超过《男人帮》的销量,也不是不可能。”

  言下之意,本来就是模仿的,目的达成就好了,还要什么脸呢!

  听到这样说,马成坤脸稍微放松一下,然后问道:“只是这个电视广告,是不是会影响《男子汉》很大,让我们白做那么久的准备?”

  王总编说道:“不会,这个市场那么大,怎么可能被一家吃完,这不符合市场的规律。短期可能会影响一些,后面还是靠真本事说话。总经理放心,我们一定拿出真本事来,让他们好好瞧瞧!”

  马成坤马上说道:“好,王总编说的很有道理,钱是不可能一家赚的。林正杰这个年轻人,有些吃相难看了,以后不知道得罪多少人。”说到最后,也隐含着威胁之意。

  毕竟是毒枭的儿子,岂有那么好说话,众人无不如是的想到。

  东方报社的发行员罗文虎,来到报摊,准备检查自家刊物是否摆放明显时,撞见尴尬的一幕。

  “来一本《男人帮》杂志,记得不要拿错,给我《男子汉》。”

  报摊老板见罗文虎在一旁,故意说道:“《男子汉》也不错的!”

  顾客讥笑道:“还不错呢,模仿得再像,没有那个味,你明白吗?”

  报摊老板道:“不太明白?”、

  顾客说道:“《男人帮》杂志是一本有品位的杂志,这个品味就不是可以轻易模仿的。《男子汉》一听名字,有种像咸湿杂志的,我看这家出版社还不如办咸湿杂志算了!”

  罗文虎顿时怒了,说道:“你乱说什么?有没有看清楚,《男子汉》杂志哪里像咸湿杂志,那么没有品味?”

  顾客见罗文虎一脸凶相,也丝毫不惧,说道:“我说它没有品味,就没有品味,你谁啊,出门没看黄历吗?”

  罗文虎欲上前纠缠,报摊老板连忙说道:“你不要纠缠我客人好不好,不然我报警了!”

  见状,罗文虎突然也停止下来,毕竟一向和气的老板发火,他似乎不占理。以前强势是一方面,但大家也是给个面子。

  “哼”罗文虎只得暂时离开。

  顾客莫名其妙,问道:“他什么人?”

  报摊老板说道:“东方报社的人,你放心,到我这里买东西,我有责任维护秩序!”

  顾客说道:“切,我才不怕他!白粉马家的狗嘛!”

  不怕是假的,随即连忙离开现场,一路都比较警惕。

  就这样。

  现代出版社果断出击,大作电视广告,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不仅稳定了自己的阵脚,还间接打消了对手的攻势。

  礼拜四。

  泰富集团的会议室,林正杰听取了证券部的工作报告。

  何方塘汇报道:“老板,目前我们已经持有金牡置业的22.1%股权,总计1106万股,平均持仓成本为1.09港币每股。目前,金牡置业的股价已经被炒起来,今天开盘价已经达到1.26港币每股”

  恒生指数才529点,金牡置业的股价则已经从0.90炒到1.25港币,已经上涨近30%。

  还没有开战,已经有如此涨势,显然很不错。

  林正杰说道:“暂停收购,准备正式收购环节你们认为邀请哪家财务顾问合作,比较好?”

  何方塘思考一番后,说道:“汇丰旗下的获多利公司财大势大,按理是最好的选择。不过正因为如此,这次收购他们未必会重视。新鸿基证券的冯景禧,是证券行业的老行尊,也许可以合作一下。”

  财务顾问不仅仅需要贡献基本的服务(律师、审计、会计服务),亦要贡献智谋,计谋,最后还要擅长公司结构重组、资产重整等。

  有一个证券行业的老行尊,便是一个活招牌。冯景禧在七十年代中期,便开始借壳上市、资产重组,将新鸿基证券扩大规模。

  确实是个好选择!

  当然如果冯景禧也没有诚意的话,林正杰就打算让‘亚洲证券’来做财务顾问。马雅文虽然是女性,但也从事证券行业多年,且出身科班。更重要的是,林正杰亦可以参谋。

  至于资金的问题,泰富集团已经利用黄大仙那幅地抵押,从恒生银行贷款3000万港币。更何况,林正杰并不是真的要收购金牡置业,而是另有想法。

  “马上联络一下新鸿基证券,确定一下合作!若是不成,则好换下一家。”

  “好,我马上去联络。”

  散会后,何方塘立即去准备,为冯景禧和老板见面,提供事先的工作。

第93章 【开战前夕】(求月票!)

  瑞胜公司。

  张启泰是‘张氏家族’的第二代继承人,他的父亲在战争年代从粤省梅县迁到香江发展,从一个小小商人发展成大商人,为张氏家族的香港基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氏家族一开始是做玩具制造业,五十年代将产品销往东南亚,并在五十年代后期接到欧美的代工订单,因此发展起来。

  六十年代香港玩具产业蓬勃发展,张氏的生意也越做越大,成为行业翘楚。

  到了六十年代末期,张氏已经资产数千万港币,这个时候张启泰作为第二代接班人,建议父亲投资物业;因而,张氏家族成立了金牡置业,专门从事物业投资。

  凭借这一战绩,张启泰也击败弟弟妹妹,成为当仁不让的张氏掌权者。

  巅峰时期的金牡置业,在1973年上市,集资达1700万港币。只可惜的是,接下来遇见了长达三年的地产低潮(股灾、石油危机),金牡置业虽然没有遭到重创,但也因为没有胆量抄底,错过发展的机遇。

  当然,在1972~1973年一共上市90多家地产公司,集资超过3000万以上的,就占据一半左右;集资1700万港币,只能算小型地产公司。

  但发展到今天,又有几家地产商真正成为大型地产商的,甚至倒闭的都有不少家。金牡置业虽然发展不大,但真实的物业资产也是达到1.2亿港币以上。

  “大哥”

  二弟张启富走了进来。

  张氏第二代一共四子两女,其中有三个儿子进入家族企业,张启泰是掌权者,老二张启富是金牡置业的总经理,老五张启成在瑞胜企业工作。

  老爷子尚在,他们不敢分家,故三兄弟‘团结合作’,执掌瑞胜集团公司。

  “启富,有什么事情汇报?”张启泰威严的说道。

  金牡置业是他建议成立的,一开始他任总经理,但在老爷子退休时,他成为金牡置业的母公司——瑞胜公司的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而拥有海外留学经验的张启富,成为金牡置业的董事局主席和总经理。

  俨然,老二已经夺取金牡公司的管理大权。

  当然,所有张氏的股权,其实都在一个‘张氏企业’名下,这叫分权不分家。

  正因为如此,张启泰就在去年股市大旺时(恒生指数600~707点),减持了瑞胜持有的金牡置业近百分之二十的股权。当时金牡置业市值高达7000万港币,因而获利一千多万港币。

  这部分资金,则让瑞胜公司投资了物业。

  他的想法很简单,第一可以增强瑞胜公司的实力,第二可以逢低再吸纳金牡置业股票。

  本来,吸纳的机会已经到了,但瑞胜公司迟迟拿不出资金,只能眼睁睁的错过机会。

  张启富听到哥哥用‘汇报’一词,心里有些腹诽,不过碍于哥哥的威严,也不敢说出来。

  他随即说道:“大佬,金牡置业的股价已经涨到1.25了,瑞胜公司再不吸纳,就要错过最后的机会了。”

  张启泰说道:“股票涨涨跌跌,都是常事,没有关系!”

  他将套现的一千四百万,用于瑞胜公司购入物业,实际上并没有损失。而且,还增强了他直接管理下的瑞胜公司实力。

  当然,他本来想着瑞胜公司凑集资金,低价吸纳的。结果瑞胜公司的资金,总是不够用,只能先管瑞胜这边了,毕竟机会总是还有的。

  张启富说道:“大哥,金牡置业的资产值高达一亿多,倘若地产继续升值,它将更值钱。而股价只会上涨,瑞胜公司再不吸纳,以后代价更高.如果不吸纳,我们就只有20.5%的股权,相当于享受的权益更少了!”

  张启泰一听,也明白这个事情不能拖下去了,如果只有20.5%的股权,意味着以后分红也少了。

  “好吧,我想想办法,凑集资金,下周我们开始吸纳!”

  张启富点点头,随后说道:“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我们的股价涨得厉害,很受投资者的追捧。我估计,很多投资者认为我们的资产值高,市值被低估,所以很是喜欢投资。只是这样一来,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吸纳。哪怕是在股票上没有赚到多少钱,瑞胜至少投资物业上升值了一些。”

  他不敢说大哥,只能如此旁敲侧击。

  实际上,张启泰的想法没有错——高抛低吸;也找了个好时机,在高点套现的。

  唯一出现的情况就是,瑞胜公司投资太多,造成资金短缺,没有第一时间吸纳金牡股票回来;同时,张启泰认为股票还会跌,机会一直在。

  周五,下午三点。

  新鸿基证券的冯景禧,亲自带人来到泰富集团的会议室,商谈合作事宜。

  他一直对林正杰比较认可,虽然上次失去铁行大厦,但同为证券领域的佼佼者(林正杰收购伊人置业比较经典),他对林正杰有些心心相印。

  “林生,我们又见面了!”

  “冯生,上次见面是在新世界酒店开张的那一天,差不多快一年了呢!”

  “哈哈,其实你购入铁行大厦时,我们差点碰面。”

  “那实在不好意思,抢了冯生的生意。”

  “这话说的,价高者得,古来皆如此!”

  一番寒暄后,两人顿时熟稔起来,随后邀请大家坐在会议室里。